2022-06-14

80%以上的亚马逊广告费,可能都浪费在这些操作上了......


"广告成本涨了那么多,效果却还是那么差,都快没搞头了,好难啊。"相信这是今年很多亚马逊卖家的心声。
广告费用的不断上涨,转化却不尽人意,利润空间不断被运营成本进一步挤压。
有卖家反映,自己类目的广告竞价之前只有2点多,如今被抬到接近5、6点以上的水平,直接翻了2-3倍,实在令人头疼。
而越来越高的广告成本,不断刺激着亚马逊卖家的敏感神经。卖家称每次一看广告费就焦虑,心想:如果利润都到广告去了,那还有做的必要吗?

01
广告费暴涨,原因何在
近年来,随着卖家广告成本的不断攀升,小匠了解到,亚马逊的广告业务的营收也在不断走高,亚马逊的财报显示,广告业务也已成AWS以外最赚钱的业务部门。据亚马逊官方公布的广告数据统计,2021亚马逊的广告收入高达312亿美元,同比增长55%,其中第四季度的广告收入占全年广告收入的近三分之一。而这个数据远高于2020的广告业务收入。究其根源,或许是第三方卖家的不断涌入,平台竞争加剧,从而推动了亚马逊的广告业务收入。
简单一点理解就是,做亚马逊的人越来越多,每个品类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元化,位置有限,每个人都想占领,你增一点,他加一点,从而导致竞价不断飙升。

而站在亚马逊的角度去看广告的话,好的广告活动能给亚马逊带来广告收入和订单佣金收入,给买家带来好的购物体验,帮助买家快速找到需求产品。 再加上流量是分配式的,高相关性和高转化才能持续保持acos越来越好,否则在不断有新品链接进入的情况下,亚马逊就另选其他链接来分配广告位,从而维持其广告收入和买家体验。
这两者结合,预计CPC成本还有可能再涨。

因此,卖家就更需要找到更有效更精准的广告引流方式,将越来越贵的流量收入囊中。把该花的钱花在刀刃上,用于更好地提升广告效果,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浪费。
本质的问题难以改变,那就要从自身找出可优化的部分。
但往往就是很多卖家在自身没有完善的情况下,就大肆开广告,导致了大量的广告费被浪费,致使运营成本不断攀升,压力也越来越大,最终落幕出局。02
这些浪费广告费的操作,你中了几个
卷虽然是广告费飙升的一大原因,但自身能力也是影响广告费的一大因素,只有由内到外的不断优化才是在亚马逊长久的生存之计。
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很多时候,由于卖家的这些行为,导致许多广告其实都在空烧。一、只开一种广告类型这是很多新手卖家容易犯的通病。比如开完自动广告之后,撒手不管放任自动广告去跑数据,发现数据不好看,就开始焦虑着急,不知道如何是好,心想是要做listing的优化,还是要做价格调整?只开自动广告而不去研究手动广告,究其原因还是懒的问题,很多新手卖家想得很美好,觉得开完自动广告之后,就可以等来想要的数据,等来想要的订单,而最终的结果,往往等来的是广告费爆表,还毫无效果。


因此,卖家在开广告之前,要先熟悉好亚马逊站内的广告类型,学会搭配使用。如果只是单一的开某一种广告,最终造成的后果listing的流量也会很单一,订单也会很不稳定。二、缺乏全面的关键词研究,没有对关键词进行细分分类
很多失败的广告表现归因于卖家所调研的关键词与产品不相关,或者只打那几个大词,不愿花长时间去做全面的关键词研究,导致广告效果匹配度不高,大词广告成本高Acos控制不住,白花花的银子不断往外撒。
三、没有及时否定关键词或者否定方式不正确在跑广告时,每跑一次广告,会经常跑出一些和产品不相关的词,尤其是新品推广前期,如果不做否定,不设否定关键词的预算,垃圾流量过多,广告费用会被大量无效词吃掉,最终这个广告也会成为质量得分很差的广告活动。



当然,否定广告是可以过滤掉大部分的垃圾流量,节约卖家的广告成本,获得更多的产品曝光,但有时否定的方式不对,也有可能会破坏广告的结构,影响广告曝光。
比如在设否定广告时,直接词组否定,导致这个否定广告严重影响其他长尾词的表现。
举一个例子,比如的产品是无线充电宝,跑广告时跑出了"有线充电宝"不相关的关键词,假设你直接精准否定了有线.............

原文转载:http://fashion.shaoqun.com/a/1062291.html


达令:http://www.ikjzd.com/w/1323
quora:http://www.ikjzd.com/w/886
dana:http://m.ikjzd.com/w/3138
易佰:http://m.ikjzd.com/w/1482?ivk_sa=1024320u
为什么不能错过Tiktok?:https://m.ikjzd.com/articles/160441
亚马逊印度推出FightTheFraud倡议:https://m.ikjzd.com/articles/160504
美国公司注册亚马逊账号:https://m.ikjzd.com/articles/160499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