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09-27

儿科医生:“黑名单”中的这4种食物,孩子再馋家长也别给吃

核心提示:一包泡面内就含有8.6g盐分,吃一包泡面就会让儿童的盐分摄入量大大超标,过量摄入盐分会导致肾脏内水钠潴留,加重肾脏负担,易引起肾脏损伤。

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普遍都比较好,不会再为了吃不饱而发愁,家中的小孩多数是独生子,是一家人的掌上宝。但是也有部分家长对于抚养小孩不是很"走心",来自杭州的李女士就是如此。

李女士在上班的间隙还要负责带自己3岁的儿子,每天她都感觉非常的疲惫。在今年年初,李女士在公司升职了,工作变得越来越忙,照顾儿子变得越来越力不从心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对于儿子的早餐变得越来越"敷衍",她每天早晨给儿子准备的早餐都是泡面。小孩子本身就对这种"垃圾食品"没有抵抗力,吃得也很开心。

甚至有时候李女士还会给儿子"加餐",让他吃泡面的同时配上一点榨菜、咸蛋

连续这么吃了一个月后,儿子的身体扛不住了。整个人水肿了一圈,并且也不乐意吃饭了。这让李女士慌了神,带儿子去医院检查后,医生告知这是盐分摄入过多所致。

询问了李女士儿子的过往饮食后,医生狠狠批评了李女士,怎么能给这么小的小孩天天吃泡面,泡面这种食物就不该给小孩吃!

被儿科医生拉入"黑名单"的4种食物

1、"水煮"食物

在川渝地区有各种各样的水煮菜,如水煮牛肉、水煮鱼等,但是这些菜和我们认知中的"水煮"好像不太有关联。

菜的上方往往会漂浮着厚厚一层油和辣椒,这些菜品中加入的油和盐分都非常多,食用后会让小孩摄入过多油脂和有害物质,并且容易上火,影响肠胃功能

对于本身肠胃功能就比较弱的小孩而言,吃这些"水煮"菜无疑是在"雪上加霜"。

2、方便面

澳大利亚科学家曾做过一项研究,针对全世界的方便面内含盐量进行了调研,发现中国的方便面内含盐量最高,平均每包方便面含盐量都在8.6克。

而我们都知道,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议成年人每日摄入的盐分不超过6g,对于年纪较小的儿童来说,这个数值只减不增。1~6岁的儿童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3g,7~10岁儿童每日摄入量不超过5g。

一包泡面内就含有8.6g盐分,吃一包泡面就会让儿童的盐分摄入量大大超标,过量摄入盐分会导致肾脏内水钠潴留,加重肾脏负担,易引起肾脏损伤

3、"酥""派"类食物

这些食品一看就让人心情愉悦,对于小孩子而言更是,没有小孩不喜欢吃甜品,但是这些食物却会给健康带来较大影响。

想要产生酥脆香甜的口感,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黄油、糖分等,这些物质内含有大量的脂肪、反式脂肪酸以及饱和脂肪酸

对于健康的成年人而言,长期摄入都容易引起肥胖、高血脂以及高血糖等发生,对于儿童的身体而言只会带来更大伤害。

4、带"脆"字食品

这类食物一般指的是薯片等膨化食品,这类食品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膨松剂才能实现香脆的口感。

这种食物虽然吃起来很好吃,但是营养价值却非常低,还含有非常多的脂肪、热量,摄入后容易导致身体肥胖。

并且这些膨化食品表层往往都会撒上一层调味粉,这些调味粉内的盐分一般都会超标,对于儿童而言,长期摄入这些食物对于大脑、身体的发育都没有好处。

原文转载:http://health.30bags.com/a/409639.html

跨境电商:https://www.ikjzd.com/

跨境电商教程:http://www.kjdsnews.com

B2C:https://m.ikjzd.com/w/1577

GeM:https://m.ikjzd.com/w/1997

易达通快递:https://www.ikjzd.com/w/2994


核心提示:一包泡面内就含有8.6g盐分,吃一包泡面就会让儿童的盐分摄入量大大超标,过量摄入盐分会导致肾脏内水钠潴留,加重肾脏负担,易引起肾脏损伤。 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普遍都比较好,不会再为了吃不饱而发愁,家中的小孩多数是独生子,是一家人的掌上宝。但是也有部分家长对于抚养小孩不是很"走心",来自杭州的李女士就是如此。李女士在上班的间隙还要负责带自己3岁的儿子,每天她都感觉非常的疲惫。在今年年初,李女
汇通天下:https://www.ikjzd.com/w/2055
USPS:https://m.ikjzd.com/w/513
eMAG:https://m.ikjzd.com/w/1939
NIOSH认证:https://m.ikjzd.com/w/2997
深圳大梅沙十一国庆节限行吗:http://www.30bags.com/a/710391.html
深圳世界之窗十一人多吗:http://www.30bags.com/a/710392.html
深圳世界之窗国庆节要预约吗:http://www.30bags.com/a/710393.html
深圳西涌国庆节人多吗(会堵车吗):http://www.30bags.com/a/710394.html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