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跨境圈,经常有人问这个问题:"你觉得亚马逊哪个品类最赚钱?"每次我都会反问:"你想赚什么样的钱?"对方通常一脸困惑。老实说,做亚马逊这些年,我最深的体会是:不是所有钱都值得赚,辛苦的钱往往是最不值得赚的。 那么,什么是"辛苦钱"?为什么要避开它?更重要的是,如何转向那些真正值得赚的"轻松钱"?
辨别"辛苦钱"
01
在亚马逊平台上,辛苦钱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。首先是那些盲目追求规模导致的辛苦钱。市场上普遍有个误区,认为产品线越丰富、覆盖市场越广越好。有个做家居的朋友,一年内从5个SKU猛增到了50多个,销售额确实翻了三倍,但利润率从22%跌到了7%左右。更要命的是,他处理问题的时间成本直线上升,库存压力也越来越大。
其次是欲望与能力不匹配造成的辛苦钱。亚马逊后台数据显示,约65%的新卖家选品时追逐热门品类,结果陷入激烈竞争。认识一个新手卖家,执意要做竞争激烈的厨房类目,结果ACOS高达58%,利润空间微乎其微,还要应对各种恶性竞争。这种情况下,即使月销千单,也难以获得真正的盈利。
第三种是本身利润低微的辛苦钱。做过一款低价小配件,月销量还不错,但扣除FBA费用、PPC费、退换货成本后,每单利润仅1.7美元。平心而论,这种产品根本不值得投入精力维护,因为一个简单的客诉处理可能就要花费20分钟,时间成本远超实际收益。低利润产品最可怕之处,在于它们悄悄消耗你的精力和时间,却给不了相匹配的回报。
寻找"轻松钱"
02
与辛苦钱相对,轻松钱是那些让你投入与回报比例合理,能持续稳定获利的收入。找到轻松钱的关键在于三点思维转变。
首先是从"大市场"转向"小而精"的领域。经营中慢慢体会到,对于中小卖家而言,选择一个竞争较少的细分市场,远比在红海中厮杀更明智。一些冷门但刚需的灯具细分品类,虽然总市场容量有限,但通过差异化设计和稳定品质,能获得30%以上的毛利率和较高的复购率。在亚马逊这个大海中,与其在热门品类中当小鱼,不如在小池塘里当大鱼。
其次是建立"省心指数"评价体系。在实际运营中发现,产品真实价值不仅是利润率,还包括它的"省心程度"——退货率低于3%、几乎没有纠纷投诉、结构简单不易损坏。那些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户外灯具产品,通常售后问题极少,即使销量不是最高,但经营起来轻松自如。这让卖家有更多时间思.........
在跨境圈,经常有人问这个问题:"你觉得亚马逊哪个品类最赚钱?"每次我都会反问:"你想赚什么样的钱?"对方通常一脸困惑。老实说,做亚马逊这些年,我最深的体会是:不是所有钱都值得赚,辛苦的钱往往是最不值得
原文转载:https://www.kjdsnews.com/a/2105181.html
盘点7个成功的Shopify成功案例,手把手教你玩转独立站 欧洲站要变天?亚马逊税务通知下发,卖家心慌慌! 日均1单到5000单的逆袭,如何将一件产品"打磨"成东南亚抢手爆款? "短视频第一股"快手上市!人民币持续强势,Shopee边看边买成潮流 新品 | 灵感来自TikTok的社交App获得110万美元融资 阿里全球化稳步推进 ,Lazada季度订单继续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 转战国内?跨境电商企业如何在内卷中杀出生路? 做亚马逊,别赚太辛苦的钱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